
培养青少年艺术修养将是未来大趋势,美育教育的提升已经正式践行!
据了解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出台相关文件,参考文献(教体艺〔2014〕1号)、(教体艺〔2015〕5号)、国办发〔2015〕71号,这些文件的出台,意味着艺术教育学科,终于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空前肯定,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。
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: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。其中,艺术素养进随学业水平之后,位列第二项重点。音乐、美术、书法、舞蹈、戏剧、戏曲、影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和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,将成为综合素质考评重点!
与此同时,教育部还同步发布了《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,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,将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校美育教学的核心。
而对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,教育部在《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,其中就包括要将艺术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,要求艺术课程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9%。
此外,对于艺术师资力量,教育部指出要求各学校充分整合各类资源,鼓励各区域民族特色艺术大师、非遗传承人、工艺美术大师、书法家等走进校园,为广大学子开授艺术类、美术类、传统技艺类、手工类课程。
高考政策变化已成定局
取消所有奥数培训班
取消所有文化考试加分
加强全面发展
综合素质评价将纳入高考范畴
重点是艺术才艺成果等
依据新的政策
部分省市或地区开展测评工作
据悉,为推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,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《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》等三个文件,确定了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102个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。
两年多来,各实验区坚持典型引路,努力探索,勇于创新,积极实践,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做法。通过开展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,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美育的改革和发展,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。